在四五萬億規模的大家居市場中,板材就占據了將近9000億的銷售額??此坪艽蟮氖袌?,紅利機會卻并不多,要從龐大的家居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,更是難上加難。在這些領跑行業的佼佼者中,華杰木業就是其中一個。
談及華杰木業,還要從它的創始人彭志軍說起。
窮到連涼鞋都買不起,貧困的家庭倒逼奮進
彭志軍出身于一個基數較大的12口之家,母親常年多病,父親在一次出工中意外受傷,家境艱難,壓力重重,連生存下去都是問題。
彭志軍校長,石家莊華杰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
因為勞力少、人口多,家里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,母親還要買藥治病,彼時已經上小學的彭志軍卻連一雙3塊錢的涼鞋都買不起、穿不上。
迫于家庭的多重負擔和艱難境況,還未上完小學,彭志軍就輟學跟著哥哥出去干木活謀生。從記事起,彭志軍就飽嘗窮困的種種滋味,因為懂得,所以擔當;因為擔當,所以奮進。
從小在貧困中練就了吃苦耐勞、堅忍不拔的品質,在十年的木工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,彭志軍知道要發憤圖強、出人頭地,僅靠做木工是難以實現的。對于未來,他有自己的想法。
擇一事、終一身,每條道路都有自己的方向
就這樣跟著哥哥做木工,一晃十多年過去了。1995年的一天,彭志軍下定決心去找哥哥商量,他說要么哥哥做家具,要么他來做家具,已經到了各立門戶的時候。最后,哥哥選擇做家具,彭志軍則選擇自己出來做板材生意。
為了方便跑業務,彭志軍買了一輛摩托車,但是建板材廠的錢卻沒有著落。思來想去,他決定硬著頭皮、挨家挨戶地去借錢。鄉親們白天要出去干活,他就趁著早上和晚上的時間,騎著摩托車上門,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。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,沒有家業,沒有擔保,誰敢輕易把錢借給他?
功夫不負有心人,幸運的是,彭志軍最終還是借到了這筆錢。一個做玻璃生意的前輩,被他那種不服輸的精神打動了,主動擔保給他借了5萬塊錢。拿著這一筆撬動資金,再加上東拼西湊的一些錢,他開始建廠、買設備,板材廠就這么建起來了。
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。彭志軍一邊實干,一邊總結,靠著沒日沒夜地辛苦打拼,他的板材生意越來越紅火,廠子也越來越大。因為自己沒有文化,板材廠的規模越大,他在經營管理上漸感吃力,常常分身乏術。于是,他招了一批高管,每天圍著高管轉,他負責定目標,高管們則負責去執行,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。
經營管理之余,彭志軍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,曾經吃過沒文化的苦和虧,以后他不想再跳入這個坑里。因為知道自己未來要去的方向,他在學習上的投入和努力,超越了身邊的很多人。
把板材做到世界極致,就是我們的敬畏
早在2010年,彭志軍就注意到了李踐老師,“砍掉成本”這一堂課讓他印象深刻。在提到與李踐老師的緣分時,他用了“暗合道妙”這個詞。
他說:自己做企業也是先做人后做事,永遠把誠信和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,在這一點上,他與李踐老師就不謀而合。熱愛學習的他,后來成為行動教育眾多杰出校長中的一位,實則也是一種順理成章的選擇。
除了對自己的學習高標準、嚴要求外,彭志軍對管理團隊的學習要求也毫不松懈。為打造出一個素質過硬、能力過強的專業學習型團隊, 2020年12月,華杰就成立了自己的商學院。在未來的發展中,華杰木業仍將銳意進取,通過人才培育機制,搭建人才梯隊,讓華杰商學院成為公司的培訓學習平臺、文化傳播平臺、就業實訓基地。
彭志軍的身上有一種牛的精神,經他授意,華杰也將牛設計成了公司的吉祥物。正是秉持著老黃牛的精神,華杰木業才能嚴把質量關,始終專注產品,聚焦于高端板材市場。
25年來,華杰木業針對市場需求先后生產出了以細木工板、三聚氰胺板和裝飾單板貼面為代表的“拳頭”產品,產品覆蓋全國60%的省會城市和地級市,多次榮獲國家級榮譽,成為板材行業名副其實的領跑者。
彭志軍說:“把板材做到世界極致,就是我們的敬畏?!睉阎次分?,華杰以踏實、勤奮、誠信的態度不斷進取,成長為一個有品質、有擔當、有追求的板材行業領跑者;未來可期,相信華杰在以后能做得更好、站得更高、走得更遠!